推动医疗服务更加普惠、温暖(角色表演故事)
- 编辑:365速发登录入口 -推动医疗服务更加普惠、温暖(角色表演故事)
“哪里不舒服?有什么症状?”上午9时许,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正在肝胆胰外科门诊视察。 尽管工作繁忙,刘连欣始终坚持保持一定的门诊频率。 “一线技能是我履行职责的动力源泉。”刘连新说,“只有时刻贴近诊所,与患者、医护人员面对面交谈,才能真正了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点和难点,发现真正的问题,传递切实可行的建议。” 去年年底,刘连新到医院影像科调研。在与大家的交谈中,他灵感来了。 “科室主任给我看了国产磁共振设备和进口设备的对比使用情况,说国产设备的成像速度和效果与进口产品非常接近,但在图像后处理算法的准确性上还有差距。”刘连新告诉记者。同时,该院一位资深影像技师也反映,很多国产设备的硬件非常好,但软件算法仍需要通过更多的临床数据进行优化。如果临床医生可以更早地参与设备开发过程并提供有关现实世界数据的反馈,那么改进就会更快。 “这次交流让我认识到,医工合作需要建立真正的合作机制,医疗器械的创新必须让临床需求真正带动研究和技术发展。”刘连心说道。 为了有一个莫全面了解情况后,刘连新通过多种渠道与相关人员沟通,走访各医院,了解医疗设备的发展情况。经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刘连新提交了《关于加快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建议》,提出完善基础技术研发体系、加强医学与工程创新合作枢纽、完善临床应用示范推广机制、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政策支持等。 “我们希望通过打破对基础技术的依赖,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更普惠、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刘连新说。 需要好的建议立足实际、反映民意、切实可行。近年来,刘连新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多项建议,部分建议已被有关部门采纳,推动政策优化。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刘连新提交了《关于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建议》。他提出,要充分发挥价格作用,促进价格项目结构优化,体现技术服务在医务人员生产中的价值。该提案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的积极响应,并被全国政协评选为2023年优秀提案。 “执行职务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不负重托。未来,我将继续聚焦老百姓医疗需求,深入研究原住民,推动医疗服务更加普惠、温暖。”刘连新说。 《每日人物》(2025年10月16日第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