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为何成为中外企业投资热点?
- 编辑:365速发登录入口 -湖北为何成为中外企业投资热点?
 “我们期待深化与湖北的合作。”
“我认为湖北是一片充满无限机遇的土地。”
“我希望与湖北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
10月16日,2025年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东湖对话中欧企业家论坛在武汉举行。在东湖对话的场景中,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马士基与湖北的关系始于1999年。26年来,我们是湖北发展的见证者、合作共赢的参与者。”中国欧盟商会主席、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席代表颜慈表示,“我们期待与湖北进一步深化合作,打造绿色畅通的全球供应链”。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航运公司和物流公司,马士基近年来稳步加大在湖北的布局,依托花湖机场发展全球航空货运枢纽,帮助p”制造湖北。
丹麦格兰富中国区总裁马克文用“连通水”来形容在湖北的合作:“我们参与武汉地铁、国家蓄水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利用高效水泵技术为城市发展注入‘活水’。
2025中欧企业家东湖对话风光。人民网记者 王少少 摄
在绿色转型的浪潮中,更多企业在中国市场找到了契合点。安赛乐米塔尔总经理Zelgen Cobot表示:“钢铁行业正面临一场低碳革命,湖北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为绿色钢铁技术提供了最好的考验。我们准备将氢炼钢等前沿技术放在这里,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进入转型的深水区。”
湖北为何成为中外热议的热点企业来竞争?答案可以写在“通”字和“创”字之间。
——“连接”世界。湖北已建成“铁、水、公、空”四网一体化的立体交通体系:中欧班列(武汉)通达40个国家120个城市,花湖机场一夜直达全国,次日达全球,阳逻口岸航线覆盖117个国家和地区。昔日为“九省通衢”,如今为“九州枢纽”。
——“创造”看未来。湖北拥有137所高校、16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了黑芝麻智能、长飞光纤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单继章感叹:“在东湖,我们开发了支持大型车型的车规级芯片,让驾驶更高效、更低碳。”
齐丽玲 水疗中心董事长nish Shuangli Group,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is. He led more than 20 Spanish company representatives to visit HUBEI and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entral Chinese headquarters in Han. “从巴塞罗那到武汉,我们不仅跨越了地理空间,更体现了发展理念。务实的风格和产业生态让我们看到了‘西班牙品牌+湖北制造’的无限可能。”
Green is the brightest color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Northern Europe.据统计,北欧五国对华直接投资已超过150亿美元,其中绿地比例还将不断增加。
In this green symphony, technology plays the strongest note.上海海智在线董事长斯亚应表示,公司打造的“数字化制造网络”已为全球28万消费者和70万家制造企业提供碳足迹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成为一个绿色转型的“翻译者”,让不同语言、不同标准的企业在低碳轨道上共同努力。”
开放融合,为“投资湖北”奠定“坚实基础”。从春天相约赏樱花,到秋天东湖对话,各种交流合作机会让更多企业看到湖北、了解湖北、投资湖北。
“湖北选择的核心是其优越的交通地位和完善的供应链配套设施。”中车长江运输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宏斌表示,未来,企业将积极对接新渠道资源,为推动中欧铁路发展提供更加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运输装备,为铁路、港口、机场等业务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共同开拓新的市场机遇。
杜合作开放越开,共赢之路越走越宽。从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到相关企业联手进军欧洲,从节能环保理念到创新驱动发展,欧盟经贸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众多项目顺利落地,企业信心强劲,无不展现出经贸合作的强劲势头。
今天的湖北,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支点,更是思想交融、创新爆发、合作共赢的支点。正如与会企业家所说:“单打独斗无法到达未来,但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Editors: Hao Shuai, Gao Lei)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我们期待深化与湖北的合作。”
“我认为湖北是一片充满无限机遇的土地。”
“我希望与湖北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
10月16日,2025年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东湖对话中欧企业家论坛在武汉举行。在东湖对话的场景中,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马士基与湖北的关系始于1999年。26年来,我们是湖北发展的见证者、合作共赢的参与者。”中国欧盟商会主席、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席代表颜慈表示,“我们期待与湖北进一步深化合作,打造绿色畅通的全球供应链”。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航运公司和物流公司,马士基近年来稳步加大在湖北的布局,依托花湖机场发展全球航空货运枢纽,帮助p”制造湖北。
丹麦格兰富中国区总裁马克文用“连通水”来形容在湖北的合作:“我们参与武汉地铁、国家蓄水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利用高效水泵技术为城市发展注入‘活水’。
2025中欧企业家东湖对话风光。人民网记者 王少少 摄
在绿色转型的浪潮中,更多企业在中国市场找到了契合点。安赛乐米塔尔总经理Zelgen Cobot表示:“钢铁行业正面临一场低碳革命,湖北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为绿色钢铁技术提供了最好的考验。我们准备将氢炼钢等前沿技术放在这里,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进入转型的深水区。”
湖北为何成为中外热议的热点企业来竞争?答案可以写在“通”字和“创”字之间。
——“连接”世界。湖北已建成“铁、水、公、空”四网一体化的立体交通体系:中欧班列(武汉)通达40个国家120个城市,花湖机场一夜直达全国,次日达全球,阳逻口岸航线覆盖117个国家和地区。昔日为“九省通衢”,如今为“九州枢纽”。
——“创造”看未来。湖北拥有137所高校、16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了黑芝麻智能、长飞光纤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单继章感叹:“在东湖,我们开发了支持大型车型的车规级芯片,让驾驶更高效、更低碳。”
齐丽玲 水疗中心董事长nish Shuangli Group,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is. He led more than 20 Spanish company representatives to visit HUBEI and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entral Chinese headquarters in Han. “从巴塞罗那到武汉,我们不仅跨越了地理空间,更体现了发展理念。务实的风格和产业生态让我们看到了‘西班牙品牌+湖北制造’的无限可能。”
Green is the brightest color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Northern Europe.据统计,北欧五国对华直接投资已超过150亿美元,其中绿地比例还将不断增加。
In this green symphony, technology plays the strongest note.上海海智在线董事长斯亚应表示,公司打造的“数字化制造网络”已为全球28万消费者和70万家制造企业提供碳足迹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成为一个绿色转型的“翻译者”,让不同语言、不同标准的企业在低碳轨道上共同努力。”
开放融合,为“投资湖北”奠定“坚实基础”。从春天相约赏樱花,到秋天东湖对话,各种交流合作机会让更多企业看到湖北、了解湖北、投资湖北。
“湖北选择的核心是其优越的交通地位和完善的供应链配套设施。”中车长江运输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宏斌表示,未来,企业将积极对接新渠道资源,为推动中欧铁路发展提供更加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运输装备,为铁路、港口、机场等业务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共同开拓新的市场机遇。
杜合作开放越开,共赢之路越走越宽。从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到相关企业联手进军欧洲,从节能环保理念到创新驱动发展,欧盟经贸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众多项目顺利落地,企业信心强劲,无不展现出经贸合作的强劲势头。
今天的湖北,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支点,更是思想交融、创新爆发、合作共赢的支点。正如与会企业家所说:“单打独斗无法到达未来,但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Editors: Hao Shuai, Gao Lei)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