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回应稀土出口审批等国际经贸问题
- 编辑:365速发登录入口 -商务部回应稀土出口审批等国际经贸问题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谢希耀)商务部16日召开例行会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永前就稀土出口审批等国际经贸问题回应了外界担忧。有记者问:一些欧洲企业担心暂停生产,等待商务部批准稀有土地出口申请。请问,商务部是否会考虑组织绿色通道,减轻相关企业的压力?他表示,此次出台稀有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中国政府按照法规、规范完善自身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它们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只要是民用并符合出口申请,就可以获得批准。在措施实施过程中,C中国将继续优化许可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积极考虑适用通用许可、许可豁免等便利化措施,有效促进合规贸易。另一位记者提问,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表示,中国应避免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100%的新关税。他还表示,他相信仍有机会解决有关关键矿产限制的争端。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其他国家是否要求澄清这些新的稀土出口管制?他表示,中美经贸磋商后,美国不顾中方一再劝阻,在短短20天内密集出台20项打压中国的举措,严重损害中方利益,破坏双边对话和贸易环境。尤其是9月底,美国推出渗透率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规则,实际上扩大了数千家中国企业的“实体清单”范围;同时,不顾中方磋商诚意,于10月14日执意实施对中国造船301调查的港口费措施,对中方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产生了极其负面影响。他向永干表示,中方对美方一系列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强烈反对。我们希望美方重视经贸磋商成果,立即纠正错误做法。中方愿与美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各自关切。他表示,措施出台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出口协议向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了情况。推动机制明确政策目标并减少误解和误传。一些国家和地区表示理解,愿意积极同中方沟通合作。谈到对涉美船舶收取特殊港口费,他表示,当地时间8月27日至29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副部长李成钢赴美,与美方就经贸磋商达成的共识进行了沟通。他还就美方对中国造船等行业的调查和限制向美方提出交涉。近期,按照两国元首通话和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的共识,中方主动与美方就301调查限制问题进行磋商,主要内容包括:保持建设性态度,推动相关合作倡议。但美国国内态度消极,坚持实施限制措施。中方别无选择,只能采取反制措施,包括依法依规对涉美船舶征收特殊港口费。他表示,美国造船业等行业的301调查和限制措施总体上是不重视中国相关产业利益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做法。它们还将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并损害美国港口的竞争力和就业。美国措施的实施,确实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了全球航运业的混乱。中方的相关反制措施属于被动防御行为,是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的必要之举。在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方希望美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与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还有记者问:有媒体报道,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近日表示,中国的措施将对全球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等多个行业产生广泛影响。中方对此有何评论?他表示,中国近期出台的稀有土地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法依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合法手段。目的是防止稀土非法流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更好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全球共同安全。此次纳入管制的国外稀土产品仅包括稀土磁性材料及相关成分纳米管、稀土靶材等产品已列入中国管制清单。措施发布前,中方已向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通报情况,并继续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就管控措施和便利化问题进行友好沟通。美方的解读严重曲解和夸大中方举措,故意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他表示,事实上,美国的域外管辖措施历史悠久,几十年前就已实施。美国自2022年以来多次出台针对中国的半导体管控措施,滥用美国0%含量下限、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等国际适用的域外管辖措施,迫使各国共同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试图通过评价自己来评价别人,这只能证明美国其本身继续过度概括国家安全。全球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必须由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维护。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7日第03页)
(编辑:袁博、赵新月)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